在過去兩年,華語電影在法國Cannes(康城/戛納/坎城)金棕櫚獎競賽中缺席,連參賽資格都沒有。賈樟柯《江湖兒女》終作突破,有份競逐2018年第71屆。導演與編劇賈樟柯1970年山西汾陽出生,確屬中國影壇奇葩。他於1997年在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電影理論專業畢業,只花21天時間和30萬元,拍成長片《小武》,得到多個國際電影節獎項。
到1998年,他利用獎金和外國投資又完成4小時長片《站台》。連同2002年長片《任逍遙》,組合成為「故鄉三部曲」,可是卻因沒有製作許可證而不能在大陸上映。接連受到打擊,很多導演都會凋謝,然而這位年輕導演卻仍充滿鬥志,繼續努力工作。山西汾陽產媒,生活和工作環境頗差,賈樟柯卻能在惡劣家鄉拍電影,還可入選歐洲影展競賽,實是小小奇跡。
以前張藝謀也一度在柏林、康城、威尼斯風光過,但後來失寵,現在由賈樟柯頂替他位置。賈導演憑甚麼獲得法國康城電影節諸公垂青呢?就《江湖兒女》來說,我便看到這部江湖/犯罪片頗特別,內容呈現人性,也反映今天中國某些社會面貌,並非一般同類型華語作品可比。
影片開頭以女主角巧巧(趙濤飾)為重心,擔當馬將館、娛樂場所話事人。她眼神、手勢在指指點點,霸氣凌人,令到男主角幫派大佬斌哥(廖凡)在場也變得低調。賈樟柯讓女性角色在此電影中擔當重任,非因趙濤是他現實生活妻子,而是他有意令這部江湖/犯罪片不一樣,有別於所有香港黑幫電影。
此片結尾有呼應,劇情戲份亦全放在巧巧身上,而該時候,她已經獨立自主,可以應付任何困境與劣勢,生活無憂。相比之下,同時候斌哥已虛弱傷殘,再不能呼風喚雨,吸引不到嘍囉,而更凄涼是,他如失去巧巧扶持,能否活下去也成疑問。賈樟柯訊息清楚,相信歐洲觀眾也會感受到劇本與導演安排。
賈樟柯第一部長片《小武》(1997),寫街上混混、小偷,到第九部長片《江湖兒女》(2018),連同他拍的多部紀錄片和短片,20年來他都拍攝社會近乎荒誕實況和國民生活畸形現象。
他風格平實,簡單幾個畫面呈現,不挖苦諷刺,亦不動情緒。他言簡意賅,從來高品味,觀眾看不看得懂,他不在意,並不遷就和滿足觀眾。歐洲影展諸位評審重視他的作品,自有理由。
在《江湖兒女》裡,有多場戲描畫今天中國社會實況和民生習性,準確到位,一針到肉。賈樟柯在2006年關心因為水壩興建而要離開家園的居民,拍成《三峽好人》。事隔12年,他重回三峽拍攝《江湖兒女》,續觀察當地居民生活情況,用心良苦。有場戲寫巧巧被行劫之後,身無分文,她朦混進婚宴席上白吃一餐,活靈活現今天中國民間混水摸魚魚目混珠之風。
賈樟柯關懷領域今回遠至新疆,安排巧巧與斌哥經歷牢獄之災後,竟在該遙遠省份一個車站見面。這時代火紅交通工具高鐵現已開進新疆,自然在電影中亮相,順勢亦帶出年輕生意人(徐峥飾)到新疆發展。巧巧與他交談頗投契,看似有機會發展感情,怎知他卻自爆其實是空心老倌。巧巧頓時失落,竟看到天空中有UFO,魔幻感覺令影片多了層次。此外,影片亦有詩意,手槍是全片關鍵,斌哥指導巧巧開槍那場戲,背景是火山,引出「灰燼最純白」這英文片名。
跟以前賈樟柯作品一樣,《江湖兒女》富趣味。歌曲運用便雅俗共賞,而且配合劇情,片中來箇大合唱《有多少愛可以重來》(黃卓穎作曲、何厚華作詞、黃仲昆原唱),實在聽到肝腸欲斷。此外,美國Village People那首《YMCA》,既延續《山河故人》裡那首《Go West》,恰當反映美國流行文化出現在山西煤礦城鎮那種侷促和怪誕。
賈樟柯學生作業《小山回家》(1996年),參加「香港獨立短片及錄影比賽」得獎,自此便和香港結緣,跟港人周強、余力為等開始長期合作。賈樟柯亦迷台灣侯孝賢,所以他不時在電影中包含港台文化元素,可以理解。
侯導與音樂人林強合作過七部電影,賈樟柯跟隨,請林強為《江湖兒女》配樂。不過片中出現葉倩文粵語歌曲則是導演意思,因為在《山河故人》裡,早已採用葉倩文粵語歌。
《江湖兒女》借黑幫描畫社會和民生,賈導影迷看得親切。(完)
#####
作者發表於各大報刊雜誌的文字,現經由作者整理重刊,公開閱讀。
[ #2018電影 #電影 ]